搜索
搜索
长三角药物高等研究院

研究生教育

-- GRADUATE --

全部分类
浏览量:
1000

吴婉莹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零售价
0.0
市场价
0.0
浏览量:
1000
产品编号
数量
-
+
库存:
0
所属分类
返回列表
1
产品描述
参数

  个人简介:

        吴婉莹,博士,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药现代化中心副主任。200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入北京大学药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出站后在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工作,2011年评聘为研究员。2013年3月-6月作为访问科学家在美国药典委工作。目前担任第十一届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美国药典东亚专家组成员、世界中联中药分析专业委员会理事兼秘书长、SCI杂志《Phytomedicine》的编委、《中草药》杂志英文版的编委、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审查技术专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药物质量分与过程控制分会常务理事。

  研究领域:

  研究方向:现代中药新药研发及中药质量控制研究。

  带领课题组在如何进行反映内在品质的质量控制方面做出了开拓性的工作,创建了多维度色谱、多模式质谱分析技术、信息挖掘技术与多变量、多类别分析方法的横纵关联策略,成功寻找并阐明了与质控相关的特征成分群、共有成分群及效应成分群。作为主要研究者,所开发的丹七通脉片获得中药五类新药临床研究批件,目前正在进行临床II期研究;起草并制定了我国自行建立的第一个进入美国与欧洲药典的中药标准丹参及钩藤,同时完成已纳入美国、欧洲药典或专论的16种中药40个标准,开创性的工作及成果获得美国及欧洲药典委的高度认可。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部国际合作、国家自然基金、海洋863计划,上海市科委及中科院等17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并参与二十余项基金课题的研究。在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发表文章155篇,其中SCI收录135篇。并为《丹参大全》、《常用中药超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中药现代化二十年》、《海洋天然产物与药物研究开发》、《创新药物研发经纬》及2010版、2015版英文版药典7部专著的编委。申请国内发明专利25项,其中15项已获得授权。2012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三)。2015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一等奖(排名第二)。2016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三)。2013年、2017年分别获上海科技系统及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称号,2019年获得江西省“双千计划”。

  代表性论文:

  [1] Novel C-17 spirost protostane-type triterpenoids from Alisma plantago-aquatica with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in Caco-2 cells, Acta Pharm Sin B. 2019, 9(4):809-818.

  [2] Deeper Chemical Perceptions for Bette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tandards, Engineering. 2019, 5 :83–97.

  [3] Direct screening of malonylginsenosides from nine Ginseng extracts by an untargeted profiling strategy incorporating in-source collision-induced dissociation, mass tag, and neutral loss scan on a hybrid linear ion-trap/Orbitrap mass spectrometer coupled to 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J Chromatogr A., 2018, 1571: 213-222.

  [4] An in-source multiple collision-neutral loss filtering based nontargeted metabolomics approach for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malonyl-ginsenosides from Panax ginseng, P. quinquefolius, and P. notoginseng, Anal Chim Acta., 2017, 952: 59-70.

  [5] A green protocol for efficient discovery of novel natural compounds: Characterization of new ginsenosides from the stems and leaves of Panax ginseng as a case study, Anal Chim Acta., 2015, 93: 65-76.

  其他科研科研成果(专利等):

  [1] 巨大戟二萜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国内发明专利,授权日:2019.07.09,专利号:201310564219X。

  [2] 一种黄芪药材的指纹图谱的鉴别方法,国内发明专利,授权日:2016.09.21,专利号:2013100404354

  [3] 一种红花黄芪提取物的指纹图谱的鉴别方法,国内发明专利,授权日:2016.07.06,专利号:2013100404388

  [4] 一种丹参药材的指纹图谱的鉴别方法,国内发明专利,授权日:2016.06.29,专利号:2013100404373

  [5] 一种大黄丹参提取物的指纹图谱的鉴别方法,国内发明专利,授权日:2016.04.06,专利号:2013100404335

  [6] 一种红花药材的指纹图谱的鉴别方法,国内发明专利,授权日:2016.02.24,专利号:2013100404369

  [7] 一种肾康注射液的指纹图谱的鉴别方法,国内发明专利,授权日:2016.01.13,专利号:201310040434X

  [8] 一种大黄药材的指纹图谱的鉴别方法,国内发明专利,授权日:2015.11.25,专利号:2013100404320

  [9] 治疗颈性眩晕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国内发明专利,授权日:2013.09.11,专利号:201010550591.1

  [10] 一种治疗小中风的中药复方及其制备方法,国内发明专利,授权日:2011.02.09,专利号:200710040633.5

  [11] 包衣材料和致孔剂的混合物在制备中药组合物方面的应用,国内发明专利,授权日:2011.12.07,专利号:200810207356.7

  [12] 一种抗疲劳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国内发明专利,授权日:2011.12.07,专利号:200810033746.7

  [13] 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口腔崩片及制备方法,国内发明专利,授权日:2010.11.03,专利号:200610024206.3

  [14] 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中药有效成分组合物及质量控制方法,国内发明专利,授权日:2009.12.02,专利号:200610118803.2

  [15] 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及其质量控制方法,国内发明专利,授权日:2009.04.22,专利号:200410070103.1

  获奖及荣誉:

  [1] 2015-2016年度上海市 “三八红旗手”称号,上海市妇女联合会、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7

  [2] 国际化导向的中药整体质量标准体系创建与应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6-12-21

  [3] 中药整体质量控制标准体系构建及其应用,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5-12

  [4] 上海市科技系统“三八红旗手”称号,上海市科学技术妇女工作委员会,2013

  [5] 中药复杂体系活性成分系统分析方法及其在质量标准中的应用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2-12-19

未找到相应参数组,请于后台属性模板中添加
上一个
下一个

其他导师

 于力
于力
上海交通大学助理研究员
 王雷
王雷
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副教授
 彭灿
彭灿
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实验(实训)中心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龙华丽
龙华丽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高级实验师
 侯晋军
侯晋军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
 雷敏
雷敏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副研究员
 吴婉莹
吴婉莹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管咏梅
管咏梅
江西中医药大学现代中药制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硕士研究生导师
 陈丽华
陈丽华
江西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LOGO

地址:江苏省海门市临江新区
电话:
0513-82197221 传真:0513-82197221
邮件:chenjieli93@sina.com

关注我们

Copyright © 长三角药物高等研究院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044087号  网站建设: 中企动力  南通